电话:010-60531612  

邮箱:teskey@126.com

完善休假制度呼应人文关怀 广州大学张谡教授“慢速审美”论点引学界热议 (三)

2024-10-14   浏览次数:0

  2022年底,张谡教授在其文章《慢速审美:诗意生存的坦途与歧途》中提出的“慢速审美”,将假日制度与国情民俗相结合,批判性地借用了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内核,这一观点在学界尤其是青年学者中引起了广泛呼应。在消费持续低迷和恐惧欧美过度消费的两难中,我们的休假制度究竟合不合理?本文从梳理新中国假日休闲制度变迁和审美自发秩序的角度来展开论述。

  江苏园博园新中国的假日制度经历了多次变迁,每一次的调整都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需求和审美观念的变化紧密相关。从建国初期的单休制,到1995年的双休日制度,再到后来的黄金周和小长假,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国家对劳动者休息权利的重视,也体现了社会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利,国家制定了一些基本的法定节假日。例如,1950年设立了春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这一时期的假日安排主要目的是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和社会稳定。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1983年,国务院决定实行每周双休日制,即从每周六、日两天休息改为每周五、六两天休息,同时保留传统的春节、国庆节等法定假日。这一调整旨在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2008年,国务院决定将清明节、端午节纳入法定节假日范畴。2013年和2014年,又分别增加了中秋节、国庆节调休安排,以形成连续的长假模式。此外,还引入了一些带薪年假制度,以保障劳动者的休假权利。

  在假日制度的变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自发秩序的影子。自发秩序是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个体在没有外部强制的情况下,通过自主选择和互动形成的秩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和审美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种需求推动了假日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在单休制下,人们的休闲时间有限,审美活动和文化消费受到限制。而双休日制度的实施,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休闲时间,促进了文化、旅游等行业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验。黄金周和小长假的设立,满足了人们对于长距离旅行和深度体验的需求,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这种假期安排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交通拥堵、景区超载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政府和社会不断调整和完善假日制度,使之更加合理和高效。在假日制度的变迁中,政府在尊重个体选择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设计,对假日制度进行调整和优化。这种政府干预不是对自发秩序的否定,而是对其的补充和完善。

  “南视觉艺术节暨2024ART南京”现场假日制度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休闲需求的增长。然而,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慢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在这个背景下,“慢速审美”作为一种回应现代社会“加速”环境的文化现象,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慢速审美不仅是一种审美取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它强调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放慢脚步来重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细节。慢速审美为现代人提供了一条可能的出路。它主张从“加速”文化中暂时抽离出来,重新审视内心的真实感受,通过亲近自然、关注当下等方式来感受时间的自然流逝。这种审美观念的兴起,实际上是对现代社会中“新异化”现象的一种反抗,试图寻找一条既不过于依赖技术,又能满足人类深层次精神需求的现代性路径。

  应当注意到,慢速审美并非简单地复古或者逃避现实,而是要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寻找一种更为平衡的生活方式。正如张谡教授所指出的那样,解决“日常经验的缺乏”“心理距离”等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回到“从前”的时空,而是面向未来,通过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来寻求答案。这意味着,在设计假日制度时,不仅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应兼顾人们对于高质量休闲生活的追求。

  在消费低迷时,合理的休假制度可以促进人们开展更有品质的休闲活动。同时,对欧美过度消费的恐惧也提醒我们要在休假与消费之间寻求平衡。休假制度应当尊重个体的选择,允许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偏好来安排休假时间。这种自主性是慢速审美所倡导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的体现。休假制度的设计应当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例如,对于有孩子的家庭、老年人、自由职业者等不同群体,休假需求可能有很大差异。休假不仅是休息和恢复体力的机会,也是个人成长和精神满足的重要时刻。休假制度应当鼓励和促进这种精神层面的体验。在设计休假制度时,应当考虑到消费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慢速审美倡导的是一种更为理性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休假制度应当与之相适应。

  南京视觉艺术学院草坪音乐会现场虽然休假制度的设计应当尊重个体的自主性和市场的自发秩序,但政府的政策引导仍然非常重要。休假制度的合理性取决于它是否能够满足个体的需求,是否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是否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变化。面对当前消费低迷和对过度消费的担忧,休假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应更加注重个体的自主性、灵活性和精神层面的满足,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社会的整体适应性。通过不断调试,我们可以逐步找到一个既符合慢速审美理念,又适应自发秩序要求的休假制度。

  总的来说,新中国假日制度的变迁,是审美自发秩序与政府干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变迁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的休假制度面临着既要适应经济发展趋势,又要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的双重挑战。慢速审美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借鉴审美自发秩序的理念,可以促进休假制度更加灵活多样,更好地服务于公众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这也要求我们在制定政策时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允许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完善假日制度,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现代性审美:存在的冲动与时间管理

  (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苏振甲)

  

  张谡教授的《慢速审美:诗意生存的坦途与歧途》一文讨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慢速审美”。文章发表以来,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这种重视可以看成是对现代性机制中的审美问题的另一种把握,即在现代性视域中能否真正实现一种“慢速审美”,从而为人类的生存论本质注入新的内容。当然,概念的提法本身就充满诗意,让人不仅联想到一种美好的生存意象,一种可以从各个古老传统中挖掘出的美好诉求。

  一种基于物理学视野中的速度概念进入到了艺术,为艺术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我们依然感觉到,对现代人来说,诗意本身与现代性形成了二律背反。而如何解决这个二律背反,则需要真正面对现代性审美中的关键要素,即时间。这样一来,问题就回到了海德格尔的真正主题,即如何来理解我们的存在。

  毫无疑问,当人类进入到现代,已经标志着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即人类的存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性的存在方式其突出方面就是对速度本身的追求,德国文艺理论家顾彬认为,现代性就是一种速度。这可以看成是一种现代性的本质。在这样一种速度中,我们讨论审美,讨论一种放慢速度的审美,很明显,就是要转变一种真正的观念,从而来重新理解这种存在方式的本质。

  海德格尔认为,自柏拉图以来,人们并没有真正地思考存在,遗忘存在成为一种命运,也正是由于这种遗忘,现代人类本质上被连根拔起,已经在大地上丧失了真正的家园,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海德格尔之所以这样看待问题,似乎不是在制造理论的噱头,而是在指出,人类到底是需要进入到自己的存在之中去的,人类也注定需要聆听存在的呼声。

  从当代的审美现象中,也能够窥见这种对速度的要求,不论在哪一方面,人们似乎都是与时间在赛跑,不断的在加速前进。一旦放慢速度,失去的不仅仅是时间,而是自身的存在。意味着一旦放慢速度,每一个人将无法找到自我。

  之所以不能放慢速度,当然基于资本主义而来的生产机制决定了这一切。这个生产机制,我们也可以看成是遗忘了存在的生产机制,当然相比于前资本主义,速度是这一机制的基本表征,现代性、速度、资本主义的生产,都是同质的事物,都是对人类本真存在的真正的褫夺。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现代性审美视域的世界性现象。不论现代人类如何以技术装置来实现自己的一切审美需求,本质上这种审美仍然离不开对于速度的关切。建筑、绘画、音乐都在按照速度进行更迭,都在现代性的网络世界中此起彼伏,快速流失。一种基于前现代视野的审美,已经成为一种回忆的产物。人们普遍地感受到,这种审美只能在某个特定的时代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候,每一个人,都不会因为速度的要求,而强迫自我来衡量时间,反而对时间展现出了亲密的回应。

  当一种“慢速审美”被提出来,说明速度已经无法慢下来了。因为这从根本上意味着整个生存环节的加速,意味着整个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格局被建构起来了,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环节,尽管他可能对自身所从事的事情不甚满意,但总归还是要面对这一切,因为这正是他存在的命运。

  

  人们并不是天然地成为一个现代性机制中的某个要素,换句话说,人需要休息。这是人作为一个生命性存在而非机器性存在得本质特性。长时间的生产劳作会让人疲惫不堪,也会让人感到生存的焦虑,即使在现代性的世界中,人们普遍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安排心理医生的职业来调节这样一种因为速度而造成的心神不宁,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人的精神世界。因为只要这种生产持续着,只要人还没有真正赢得自己的本质,那么这种力图从心理学出发来解决问题的思路除了显示理性自身的本领之外,对人的生命性存在来说,毫无助益。

  但我们能否真正地通过“慢速审美”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是否能够通过提出人的审美品格,让现代人在这种机制中享受诗意的存在?这仍然带有一种乌托邦的期许。但至少对现代人来说,这种乌托邦可以通过时间的管理来改变存在的冲动。休假制度无疑是好的,它作为一种间歇性的停止,能够让人从繁忙痛苦的生产环节抽身而退,回归到生活本身之中,通过选择独处还是旅行等诸多方式来提供一种短暂的审美要求。

  这种间歇性的停止,并不意味着时间的停止,速度仍然在持续,这是现代性生产的基本的格调。人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切时间的空隙来改变自我,让自己获得一种不同于生产状态中的即时性的体验。或者说,人们在这种看似休闲的状态中,通过各种方式在消磨着时间。当现代性生产造成的日常的忙碌成为常态,其实根本上来说,休闲也意味着无聊。叔本华很早就体验到了这种状态。人是一个钟摆,在痛苦与无聊中徘徊。可以说,叔本华看到了这种现代人的生存本质。

  因此,我们仍然会问,即便一种假期,时间很长,是不是就意味着人们能够在现代性的机制中改变自身的境况,从而真正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答案很明显也是否定的。根本的方式在于存在方式的转变。审美提供的仅仅是一种关于速度的合法性论证。认为在即时性间歇性的休假中,通过一种感性的愉悦,让自己通过暂时忘却忙碌的日常状态,这无疑陷入到了自欺。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休假中的诸种表现仍然是现代性本身的规划。通过旅行而欣赏美景,其本质同生产是一样的。这种暂时的审美并不能改变什么。

  在现代性的境况种,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逃避劳动如同逃避瘟疫一样。因为美这种事物,与人的存在状态紧密关联。在外人看来是美的东西或许在本地人看来也不存在什么美。喜马拉雅山在高空俯瞰,或是在长焦距的镜头种展现其宏伟,人们能在多个场合对其给出关于美的评论,但对于在这种境况种生存的人来说,并不必然能够感受到美,或者说,在它们的视野中,喜马拉雅构成了他们生存的本质,而不是美的对象。

  因而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审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只不过是人对于超越性事物的想象而已,就其回到存在来说,它就失去了根基。

  

  对现代人来说,所谓的审美领域的“快速”“慢速”等的词语,无非是对暂时性的感观愉悦的一种表达。如果不改变一种存在方式,真正进入到自我的本真性存在,那么甚至可以说,这种概念仍然不能表达人类的本质。

  在海德格尔关于诗意的说明中,不是要指出吟诗作赋的生活就是诗意的,而是要指出,一种真正的建基于存在之中的事物,一种本真存在,一种在天地神人四方域同时到场的存在状态。当然,这既非是前现代、也非现代、更非后现代状态,它是对人之为人的本质的敞开状态的本真性描述。人作为人就是如此这般地存在的。

  只不过在现代,人在失却了存在根基之后陷入到了虚妄的幻觉之中,力图在主客二分的状况中通过各种表象活动,来实现自己的理性的主张。

  在明白了现代人基本的生存处境及其未来的状况之后,回看现代人的命运,就会清晰起来。这些概念才能在更为本真的层面展示出其价值,也才能在存在与时间层面得到进一步的界说。

  要想解决紧张忙碌的生产造成的人的本质的萎缩,“慢速审美”,在其部分范围内能够给人以警示,即通过不同方式的存在,让人看到还有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对人来说意味着希望,意味着人自身拥有跳出现代性生产机制的契机,意味着能够通过不同的可能性的实践及其关于时间的管理,来充实自我。

  存在的冲动需要时间来填充,也需要合理的规划来实现这种可能。现代性审美及其在这个视野范围内的“慢速”,意味着要从时间的角度来管理,并从时间的角度来校准存在的方向。因为本质地来看管理,它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服从,而是时间管理。在现代性范围内,管理是提高整个生产效率的组织模式。好的管理,意味着能够管理好时间。好的管理,对存在的可能性的展开来说,意味着能有充分的时间完成理性规划之外的事物,能够给予自我多种不同的感性体验。

  “慢速审美”,在存在论上得到的思考就是,作为现代人,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管理好时间,从而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让意义沿着多个面向展开,让自己的本质在多个面上被铸就。(续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领导信箱 | 广告合作 | 组织机构